1920_500px;
业界动态 社内新闻 媒体报道 法律法规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业界动态

网络大电影同质化严重品质亟待提升

编辑:佚名 来源:人民日报 更新于:2016-11-15 阅读:

  网大几乎从诞生之日起,就一直面临着题材扎堆、同质化严重、微色情等为人诟病的问题。有人认为,这是由网大主流观众群的审美需求和趣味决定的。根据一些媒体调查,19至29岁、初高中学历、以使用移动端为主要观看途径的草根男性贡献了网大的大部分点击量。

  一些资料显示,去年以前,一部网大往往只有50万元到100万元的投资,甚至低至15万元。董冠杰指出,今年以来网大的投资已经上升到150万元至200万元左右,质量也得以迅速提高。他认为,现在网大确实在拍摄制作上欠缺经验,成本不够、内容不优质。他介绍,奇树有鱼已经有投资500万、1000万的网大在拍摄,“我们在顶着网大成本的天花板走,着眼的是3年后,大家对网大的认知一定会有变化。”

  饶曙光分析认为,由于互联网影视企业内容生产能力还相对不足,只能寻找差异化的空间,所以网大的题材类型集中在有限的几个方面就是必然的。他指出,尽管如此,网大还是有较大的发展空间,除了因为互联网企业控制着出口和终端,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微电影太小,大电影太难,网大处于中间的位置,有很多大电影人愿意去拍网大,同时也有很多微电影的人愿意升一个台阶去拍网大,所以网大有它发展的冲动和动力。

  但他强调,网大自身也要提高品质,从资本和运作层面要避免急功近利、立竿见影,在投资数额上要根据实际作品做预算;从创作上要吸引更多的院线电影人,也要从微电影创作方面发掘高端人才,让网大有更健康和良性的发展。

  正视网大对院线电影的冲击

  董冠杰对“网络大电影是毫无营养的饮料”的说法一笑置之:“喝饮料的人肯定要比喝酒的人多!”他说,持这种看法的人一定是传统的院线电影的代表,有点高高在上,排斥新生事物,就像多年前人们对互联网也有很多质疑。他认为,院线电影票房今年以来有些低迷,受到互联网的冲击是原因之一,因为现在手机获取信息、收看视频非常方便,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去电影院了。

  饶曙光指出,从总体上看,互联网对中国电影的影响比美国要大得多,美国电影已经经过90多年发展,形成完整格局和利益链条,是超稳定结构。而中国电影是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体系还不完善,结构也需要调整和优化。他认为,网大的研究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结合中国电影发展的大环境和特点来进行深入分析,“如果说我们过去更多地是借鉴好莱坞的工业经验和创作经验,那么发展到今天,中国电影有可能在互联网背景下实现弯道超车,寻找具有中国电影自身发展特点的道路。”

123

上篇:

下篇: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出版发行    |    艺术家推荐    |    新品推荐    |    资源下载    |    出版目录    |    在线试听    |    读者互动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