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影视如何在困境中突围
编辑:佚名 来源:山西日报 更新于:2016-12-13 阅读:
此外,专家还认为,当前乡土影视创作脱离了农村真正的实际,显得不接“地气”、不够真实。上海戏剧学院厉震林教授、衣凤翱博士就撰文指出,近年以来,乡土题材影视创作普遍存在以下现象:一是与农村真实生活不太匹配,显得表面化和简单化;二是创作观念滞后,仍停留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水平;三是轻喜剧风格居多。究其原因,他们认为,首先是创作人员缺乏长期的沉淀和积累,其次是创作观念陈旧,无力与时俱进,再则是社会整体的创作心态浮躁。 政府部门应扶持乡土影视创作剧作家需深入生活、改变陈旧叙事模式
面对尴尬与困境,乡土影视发展路在何方?
专家表示,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对乡土影视创作予以扶持。复旦大学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周斌教授认为,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出台一些扶持乡村影视剧创作的政策,使乡村题材影视剧的创作能够得到更快发展,以期出现一批有影响力的精品佳作。 太原师范学院影视艺术系主任薛晋文教授也认为,国家应设立专项资金来扶持乡村电影的发展,可以考虑在乡镇建设艺术电影院。另外,他还建议培养民间影视剧队伍,乡村电影要走新媒体发展之路,应该重视民间资本对乡村影视剧的扶持力量。 马明高则表示,要从国家对电影管理的顶层设计上,改革目前大一统的院线发行模式,做到细分市场、细分观众、细分影院,根据社区人口分布和观众群体特点,建立农村电影影院、少儿电影影院、民族电影影院、商业电影影院等电影院,努力改变当前商业电影一统天下、独霸票房的局面。 除了需要得到国家政策等外部环境的支持,影视剧创作本身更需要继承优良传统,与时俱进作出转变。 张卫平认为,应该从影视文学创作的内容上做文章,比如在细节的真实性上下功夫,在人性的深度挖掘上下功夫,在思想的深度上下功夫,在文化的特色上下功夫。 马明高认为,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老一辈“山药蛋派”作家为我们树立了榜样。电影工作者只有用心深入乡土大地,诚恳创作,才能生产出有良心、有质量的乡土电影。只有真实地再现生活,真实地表达情感,真实地表现活生生的人,才能创作出真正优秀的乡土电影。此外,他还认为,乡土电影要与时俱进,改变过去陈旧的叙事模式。 王兴东曾将电影界怪象概括为“重导演、宠明星、轻编剧”,并呼吁必须要改变这种局面。他强调要将剧本创作放在首要位置,保障剧作家的首席地位。要知道,不把剧本创作放在首位,编剧就不会被足够重视,其创作与生存窘境就不会彻底改变,他们便不会有潜下心来、深入生活,创作优秀作品的动力。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