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_500px;
业界动态 社内新闻 媒体报道 法律法规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业界动态

游戏改编的电影为什么总是火不起来?

编辑:佚名 来源:搜狐 更新于:2016-2-23 阅读:

  而电影的改编,除了照搬游戏中的部分情节之外,却将这种互动扼杀了,这不是电影的问题,而是两种不同表现形式间的天然差异。不论电影的剧情如何百般曲折,结局却只能有一个,而游戏中的多重结局早已成为惯例。因此,我们常常见到由影视作品改编来的游戏,因为这类作品可以在电影剧本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角色和情节,并在这些内容的基础上添加各种互动行为,设置不同的人物结局。

  而由游戏到电影的这种倒推,无疑就存在着难以弥补的天然缺陷,这也就是为什么由游戏改编的影视作品很难出现既叫好又叫座的原因,即便人见人爱的劳拉和她的古墓丽影也没能做到。

  电子游戏是所谓的第九艺术,而与绘画、雕塑、建筑、音乐、文学、舞蹈、戏剧、电影这八种艺术形式相比,其魅力不在于它的观赏性,而在于强互动性和代入感。这看似独特,却又显得如此格格不入。但在泛娱乐化的浪潮之下,游戏已不可能作为独立的形态存在,在资本的压力下被迫入场,却又迟迟找不到合适的融合形式,即便是与最接近的电影之间的互动改编,也无法掌握主动,不得不面临沦为附属品的尴尬。

  游戏IP的正确使用方式

  游戏IP在大荧幕上的郁郁不得志并不代表这类IP没有价值,相反正如上文所说,能够拥有一批数量庞大的忠实玩家本身就有着广阔的开发前景,而不应将目光仅仅局限在影视作品的改编上。

  目前在娱乐产业链中,游戏更多的作为衍生产品出现,尤其是影视作品的附属物,在这样的产业链条下,如果把游戏放在首位,除了日本有一些独到的方式之外,在其他国家市场似乎都无太好的办法。不过本文讨论范围仅限于商业电影,不包含动漫,因此日本二次元圈里的游戏、轻小说与动漫之间的问题,完全可以另写一篇文章,在此就不一一赘述。

  游戏包括基于游戏开发的电影,最有可能的运用方式还是与未来技术的结合。尤其是时下开始备受各方重视的VR技术,应该是游戏产业最有可能迎来下一波爆发的结合点。如同上文所说,游戏的独特之处在于互动性和代入感,而且这种互动是基于游戏所营造出的独特环境,目前这种代入感更多的是依靠画面和声音,玩家通过鼠标或者手柄来操作,而未来的VR游戏则可以涉及更多的感官体验,带来全方位的环境带入和角色互动。

  而依托VR技术的推动,从游戏改编电影也就有了统一的平台,基于VR的特性,电影可以将游戏这种高互动性和强代入感融入其中,也就能够弥补游戏改编电影所带来的生涩之感。并且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可以融入游戏分支剧情,多重结局的特性,将这类电影变成针对不同观众的个性定制电影。

12345

上篇:

下篇: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出版发行    |    艺术家推荐    |    新品推荐    |    资源下载    |    出版目录    |    在线试听    |    读者互动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