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转码影视剧,岂能只靠颜值
编辑:佚名 来源:文汇报 更新于:2016-8-16 阅读:
更何况,一部剧集真正的颜值高低,除了主演本就该在线的脸,还应该取决于剧集中不容易为人察觉的细节所在,也就是“看不见的完美硬币”。这一现象源于对细节要求严苛的皮克斯,即“床头柜上一枚没人会注意到的硬币也必须做到完美”。
制片人凯瑟琳·萨拉菲安以 《怪兽电力公司》 举例:小婴儿在两只怪兽的公寓中乱爬,从90多张CD盒摞成的“高塔”底部抽出一张,让 CD全部散乱。这一幕场景前后不到3秒钟,但皮克斯的制作人员为每一个CD盒都制作了封面:“……还真有几位工作人员觉得观众能在近镜头里把每张CD都看得一清二楚,所以就任劳任怨地把每张CD都雕琢了一番。”在皮克斯,制片人甚至需要随时注意为工作人员设立“合理界限”,以免他们产生“越多就一定越好”的过度完美主义倾向。
这种不辞辛劳的对于“颜值”的追求,在国产IP改编剧中不能说没有,但,相当稀少。以至于一旦出现了良心制作方,观众虽然未必能马上明白好在何处,却一定会看见那枚“完美的硬币”。去年的 《琅琊榜》,虽然原著本是架空朝代,服化道却基本还原了南朝风尚,其中家具陈设还曾被大学的设计课推荐,因为“陈设难得和服饰都是同一朝代”。比如剧中很少会出现花瓶这类陈设,何解? 梅长苏在剧中常常凭几而坐,就是因为南朝时中国还不流行高坐具,要到北宋中期,桌椅才成为文人书房标配,也才有了花瓶等清供玩物的陈列空间。这就是 《琅琊榜》 做得细致之处。
如扬之水女士在 《宋代花瓶》 一书的后记中所写:“所谓的‘传统’、所谓的‘文化’,总要靠把无微不至的细节一点一点挂到时间的横竿上去,才能够有血有肉……而一个社会群体的气质,大是大非的节操之外,大概相当程度表现在对舒适的体认,对精致的赞美与呵护之心。”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