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_500px;
业界动态 社内新闻 媒体报道 法律法规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业界动态

影视剧应塑造健康的现代女性形象

编辑:佚名 来源:光明日报 更新于:2016-9-20 阅读:

  最近,电视剧《小别离》热播,再次显示出家庭伦理题材在当下影视剧中的分量。但这种类型剧中的女性形象却多半让人喜欢不起来。不论来自城市还是乡村、高学历还是没文化、打拼职场或是回归家庭,她们对待家庭成员、家庭事务,表达方式大多是歇斯底里地吼叫、哭闹。尖叫着冲入婆媳大战,怒吼着逼迫儿女上进,哭叫着全方位监督丈夫……影视剧中的女性形象何以如此之陋?

  细数近年来的热播剧不难发现,当面临家庭危机时,剧中的男女很少有冷静、真诚、深入沟通的情形,基本是在争吵甚至厮打。尤其是女性,画面往往定格在眼泪、无助与歇斯底里的表情上。以《小别离》为例,无论是传统贤妻佳妮、现代女强人文洁还是“90后”辣妈蒂娜,面对子女与丈夫,行为模式均呈现出一种“虎妈”与“怨妇”相结合的综合性“气质”。而这种形象,无论在早年的家庭热播剧《牵手》《中国式离婚》《蜗居》中,还是在近两年的《虎妈猫爸》《爱情万万岁》等家庭伦理剧中,都很常见。

  其实这恰恰反映了时代进步与观念滞后之间的矛盾。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的一组数据显示,女性的社会地位大大提升,在综合素质、家庭地位、职业机会等方面都有划时代的进步。受教育年限上的男女差异已缩短为0.3年,18~64岁女性的在业率为71.1%。85.2%的女性对自己的家庭地位表示比较满意或很满意。但观念层面的数据却不乐观,不仅是男性,就连女性自身都囿于传统思维,超过一半(54.8%)的女性认同“男人应该以社会为主,女人应该以家庭为主”。

影视剧中女性形象的塑造既来源于生活,又是对大众品味的迎合,因此观念滞后于时代的矛盾在这里表现得更为突出。一方面,这些作品强化女人属于家庭的定位,往往将戏剧冲突置于“后院”,冲突的焦点定格在女性身上。于是人们看到,外面世界中独立、理性、能干的女性在琐碎的家长里短当中消失了,呈现出来的只是胡搅蛮缠、自私自利甚至不讲道理的负面形象。另一方面,很多作品仍将女性定位在弱者或是被帮助的角色上。所以当发生家庭冲突或婚姻危机时,观众看到的只是歇斯底里、被动等待的女性,主导权仍在男性手中。由此完全遮蔽了这样的现实:今天具有良好教育及工作背景的现代女性,早已具备足够的智慧与能力来面对婚姻中的种种问题。生活中能够以冷静、理性、开明的态度来圆满解决家庭矛盾的女性比比皆是。而作为智识互相匹配的伴侣,男性对于女性的看法也不再墨守成规,家庭的和谐需要两性的共同努力已成为共识。
12

上篇:

下篇: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出版发行    |    艺术家推荐    |    新品推荐    |    资源下载    |    出版目录    |    在线试听    |    读者互动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