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贯彻实施电影产业促进法 加快推动中国电影繁荣发展
编辑:佚名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更新于:2017-4-18 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以下简称《电影产业促进法》)已于2017年3月1日起施行。作为文化产业领域的第一部法律,《电影产业促进法》的颁布实施,是我国文化立法领域的一次突破,是文化体制改革的一座里程碑,标志着中国电影产业法治水平的极大提升。《电影产业促进法》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深入贯彻中央关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政策方针,在深入研究我国电影产业发展现状、全面总结产业发展规律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充分吸纳了在改革创新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好做法、好经验、好举措,从法律层面明确了电影产业的重要地位、发展方针、指导原则和扶持措施,用法治思维突破发展瓶颈,用法治手段解决突出问题,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引领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对于激活电影市场主体、规范电影市场秩序、促进电影事业产业繁荣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必将更加有力地推动电影产业进入科学化、现代化发展轨道,开创中国电影产业繁荣发展新局面。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以全面实施《电影产业促进法》为契机,坚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特别是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中国文联十大作协九大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抓质量、强产业、重管理、促交流,推动电影事业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一、围绕重点,打造亮点,催生“三性统一”的优秀电影作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衡量电影繁荣发展成就最终也要体现在优秀作品上。《电影产业促进法》首次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写入法律条文,倡导“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创作原则和“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创作标准,充分表明了党和政府对繁荣电影创作的殷切期望,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加大优秀作品供给的强烈愿望。繁荣创作,是壮大产业的基础环节和内生动力。贯彻实施《电影产业促进法》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不断推动中国电影创作繁荣,提升创作质量、力攀文艺“高峰”,创作生产更多传得开、留得下,为人民群众所喜爱的优秀电影作品。 繁荣创作、提升质量,要紧扣时代脉搏、突出主题主线。电影创作要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出一批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标志性作品,推出一批贯穿中国梦主题、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标志性作品。今年将召开党的十九大,我们要集中力量抓好迎接十九大重点作品创作,努力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全国人民奋勇争先、创新创业的澎湃激情,生动体现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氛围。同时,我们还着眼于今年和未来几年重大时间节点,如纪念建军90周年、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等,大力实施精品工程,抓好创作规划和项目实施,推动优质创作资源向重点项目倾斜,把精品力作作为资源配置、资金扶持、评奖评优的重要方向。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