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旅游需要避免昙花一现
编辑:佚名 来源:东方网 更新于:2017-4-4 阅读:
因为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主要是在南京市拍摄的,于是随着电视剧的热播,剧中出现的一些景点、地标性建筑,也像剧中的网红角色“达康书记”一样,成为了“网红景点”,最终因为《人民的名义》而带动了“人民的旅游”。这从最近一段时间国内各大旅游网站发布的统计数据就可以看得出来:网购“南京自由行”旅游产品环比增加了三成。
其实因为热播影视剧掀起旅游“小高潮”的现象近年来并不鲜见,比如电视剧《琅琊榜》热播的时候,凡是和琅琊沾边的地方、景点,都受到了关注与追捧。再比如前段时间刚刚播放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也让前往云南普者黑景区、西藏林芝等赏花目的地的“桃林之旅”预订者数量明显增长。甚至一些和电视剧完全不沾边的地方,也纷纷“傍大款”,推出了“十里桃花”旅游产品。
看了热播影视剧的观众一转身变身为游客,这本来也没有什么不好,至少让公众的旅游多了更多选择,也推动了这些旅游目的地的旅游经济的发展。但是现在有个问题,需要引起各方的注意,那就是这种因为影视剧而带动起来的旅游热潮,往往昙花一现,难以持久,并不能对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带来持续的推动作用。有些时候,甚至会造成一些地方的误判,导致大投资、大手笔兴建旅游项目,结果建完了影视剧也播完了,热度也过去了,最终得不偿失。
所以我们不反对发展影视旅游,不反对借助一部热播影视剧来推介一个景区景点或者是一个地方的旅游项目和产品,但我们更应该思考如何把影视剧的短暂拉动效应变成旅游经典目的地的“长尾效应”。在这方面,可以说既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同时也有失败的教训值得汲取。
先说失败的教训,当年著名导演卡梅隆的《阿凡达》全球热映的时候,因为在湖南张家界取过景,结果当地把著名的景点“南天一柱”改为了哈利路亚山,把黄龙洞生态剧场改名为哈利路亚大厅,招致外界不小的非议,现在来看,也基本成为了一个笑话。而与之相反的是,迪士尼乐园、环球影城等主题乐园,同样打的是影视牌,却在在全球长久不衰,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影视与旅游是在齐头并行的发展之中,而我们却仍旧处在影视是影视,旅游是旅游的阶段。
所以说,要想实现影视旅游的“长尾效应”,就需要更好、更新的产品服务来满足游客的需要,需要影视文创、外围产品的持续开发和宣传,而不是盲目跟风,“傍大款”。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