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产业变革的“张力”与“阻力”
编辑:佚名 来源:互联网 更新于:2018-6-12 阅读:
不过,在迎来良好发展时机的同时,我国游戏出版也显现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内容同质等问题,成为未来进一步提高竞争力的瓶颈。尤其是,今后我国游戏出版自主创新的最大风险,并非来自游戏企业自身,而是来自同行“跟风”,各种游戏研发中的“山寨模仿”将严重损害我国游戏出版的长远利益。
互联网出版的格局与生态。近年来,经过一系列“净网”行动,互联网出版企业更重视依法依规运营,互联网出版逐渐进入健康发展的快车道。特别是,网络文学发展势头迅猛。《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3.78亿,占网民总体的48.9%,深刻影响着受众的阅读习惯与方式。在这一背景下,互联网企业纷纷加大了对互联网出版的投资力度,例如腾讯文学与盛大文学联合打造阅文集团,阿里巴巴力推阿里文学等。不过,互联网出版在快速扩张的同时,行业生态中也出现了明显缺陷。例如,传统媒体不能播、不能报的内容,一些网站却堂而皇之地进行刊载,甚至对事实进行夸大、渲染、扭曲;一些网络文学作品脱离社会主流文化,为低级趣味代言;一些互联网出版企业沉溺于“抢先发布”比“正确发布”更重要的价值取向,导致正面舆论被负面舆论绑架。
手机出版的加速与减震。近年来,4G网络进一步普及,首个5G基站也正式开通。在这一背景下,手机出版呈现全面崛起、阔步前行的矫健姿态。一方面,手机出版进入了快车道。不过,由于自身缺陷所带来的内在延滞,近年来手机出版也遭遇了发展的减速带。首先,手机阅读产品价格普遍偏高。其次,手机阅读产品整体内容比较单一、缺少思想深度,甚至部分产品含有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内容。最后,手机出版所需的创意人才、编辑人才十分缺乏,制约着手机出版的长远发展。未来,如能逐步破解产品价格、内容质量、人才技术所带来的阻碍,手机出版将会迎来更开阔的发展空间。
此外,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交新媒体出版急剧扩张,“出版”已成多数人实际享有的权利。不过,社交新媒体出版的自由和便捷,也滋生并扩大了网络谣言的传播,对于社交新媒体出版能否在集成信息的同时实现传播正确、准确、有价值信息的目标,社会依然存有疑虑。
未来出版产业格局的演变趋势
综上所述,对出版产业而言,机遇总是与挑战并存,限制自身的也往往是自身本身。通过对业态的审视和对问题的厘析,可以清晰地看出,未来出版产业的发展情形,与过去业态大体保持稳定的状况不同,将呈现出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彼此交融、业态不断嬗变的格局。一方面,依托内容资源优势推进数字化转型将成为传统出版共同的坚定选择,有着巨大的潜在拓展空间。另一方面,不断涌现的新兴出版也将借助传统出版的内容资源来维持和扩大其传播优势和受众优势。可以说,跨界与融合是出版产业寻找新高地的必由之路。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