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_500px;
业界动态 社内新闻 媒体报道 法律法规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业界动态

暑期档影视剧如何不再尴尬?

编辑:佚名 来源:天津日报 更新于:2016-7-27 阅读:

  七月开始,随着暑期档的来临,影视剧行业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无论是院线电影还是电视剧,都力图在每年的“黄金档”争得一席之地。根据往年经验,7月和8月是见证国产电影票房奇迹诞生的月份,而2016年暑期档的票房在目前为止,并没有带给我们太多惊喜。在电视剧方面,相较于往年的电视剧题材多样,今年暑期档以玄幻和青春题材为主的大IP剧轮番播出,题材类型、演员阵容难免相近。今年暑期档影视剧还能否有更多看点和亮点?如何解读目前暑期影视剧市场现状?其蓬勃发展的背后存在哪些机遇和风险?

  票房难现去年成绩

  随着国内电影产业的崛起与繁荣,多样化的影视格局逐步形成,电影档期也由单一走向多元,“暑期”这一近3个月时长的档期也逐渐引起关注,而这一档期真正引起多方重视则是源于近两年的爆发式增长。

  电影市场分析师南如珉认为,在北美,对于大部分好莱坞种子影片来说,暑期档基本都属于第一选择。对于内地市场来说,至少从观众角度来分析,暑期档是仅次于春节档的。

  2015年的暑期档电影市场在《捉妖记》《煎饼侠》《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等国产影片的合力下,打破了多项纪录。最终,精良制作代表的《捉妖记》不仅刷新了国产影片的票房纪录,并超过了《速度与激情7》在中国内地的票房,成为业界标杆;《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扩大了国产动画的受众范围,刷新了国产动画片的票房纪录,超越了《功夫熊猫》保持的票房;此外,多种类型影片丰富了暑期档的电影市场,逐渐有合家欢电影的概念,获得了口碑和票房的双赢。总之,中国电影产业经过了贺岁档、“五一档”等档期之后,也在2015年暑期档更加印证了自身的发展活力,这是电影产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包括政策、大环境、人才等各方因素综合下显现出的合力。

  然而,进入2016年暑期档黄金期,很多业内人士期盼的票房大爆发却没有到来,内地同期票房成绩却出现下滑。7月以来,国内票房收入同比下滑16%,这也是近5年来中国电影票房首度下跌。根据新传智库数据统计,7月9日-7月15日,共计7天档期内上映影片21部(包括前期已上映但仍在热映的影片),其中国产片17部,占比81%,进口片4部,占比19%,较2周前下降8个百分点。影片类型也体现出明显的“中国特色”——动作、喜剧、剧情片三分天下,都是国产片可熟练驾驭的内容。动画、悬疑、灾难、科幻等大幅缩水。去年7月15日,《大圣归来》已经完成了口碑逆袭,吸金能力日渐增强,《捉妖记》《煎饼侠》等已然展露了票房实力。对比去年同期的市场状况可以推测,无论是口碑还是票房,今年的暑期档都难以望其项背,从未来的院线片单上看,今年暑期档也难以再现2015年的盛况。

1234

上篇:

下篇: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出版发行    |    艺术家推荐    |    新品推荐    |    资源下载    |    出版目录    |    在线试听    |    读者互动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