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_500px;
业界动态 社内新闻 媒体报道 法律法规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业界动态

上海影视相关企业已有1300多家 电影大棋局缓缓开启

编辑:佚名 来源:中国经济网 更新于:2016-8-30 阅读:

  2014年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麒麟影业首席执行官庞洪曾在多个论坛上谈及“融合创新”与“文资结合”,他当时就呼吁中国电影产业实现金融创新。在会上看到新发布的政策,他和他的团队乐了,“我们盼望的支持政策都得到体现且力度超过预期”。座谈会召开的前一天,麒麟影业宣布其总部落户正在上海北部崛起的“环上大国际影视产业园区”。

  座谈会召开一年之后,上述政策具体落地。2015年11月5日,上海市进一步出台了《关于促进上海电影发展的若干政策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

  此后的几天时间里,上海市社会文化管理处、上海影视摄制服务机构、电影发行放映协会等处共计收到近200项专项资金项目申报,另有700多家企业前来咨询。

  根据上海市文广局电影处提供给《瞭望东方周刊》的资料:《细则》规定的扶持奖励范围几乎涵盖了电影产业链的方方面面,目前已有98个项目接受了资助或奖励,总金额近2亿元,其中对于电影创作的直接扶持近1亿元。

  徐峥之问

  2013年初,当电影《泰囧》在全国票房飘红之时,上海的一群电影人却在那一年的政协会议上忧心忡忡——《泰囧》的演员、导演都来自上海,但影片和近13亿元的票房不属于上海。为什么上海留不住徐峥式的本土人才?

  近几年,伴随上海在电影产业方面一系列优惠政策的落地,不仅是徐峥这样的本土人才逐渐回归,也吸引了宁浩、赵宝刚等许多外来人才的入驻。

  2016年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导演王小帅与制片人刘璇共同宣布冬春(上海)影业有限公司成立。王小帅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坦言,正是上海近几年出台的针对电影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吸引了他们。

  “上海的新政策是比较丰富的,除了对于票房好的电影有奖励之外,对于那些在国际上获奖,或是他们认为优质的项目,甚至从一开始就会给予资金上的扶持。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吸引优秀的电影人才在那边立项。”王小帅的夫人刘璇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振兴电影产业最重要的是人才基础,也是电影产业链最前端的问题。”彭奇志说。

  在留住人才的同时,培养人才也是上海电影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上海近几年在与梦工厂、迪士尼等国际顶尖的影视机构合作中,暴露出自身各类电影人才严重缺位的问题。上海的影视教育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石川对本刊记者说。

  而在上海市文广局电影处副处长王晔看来,在近几年中外合拍电影的推动下,具备国际化合作能力,能与国际接轨的电影人才需求也将日盛。

12345

上篇:

下篇: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出版发行    |    艺术家推荐    |    新品推荐    |    资源下载    |    出版目录    |    在线试听    |    读者互动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