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_500px;
业界动态 社内新闻 媒体报道 法律法规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业界动态

电影行业呼吁行风建设:某些乱象等着“定规矩”

编辑:佚名 来源:澎湃新闻网 更新于:2017-7-11 阅读:

7月6日,中国电影家协会赴上海开展行风建设及新文艺群体管理服务调研,上海市文联、上海电影家协会携沪上知名电影人、民营影视企业代表及法律界人士共同参与调研研讨会。与会人员就行风建设及新文艺群体管理建言献策,电影界就行风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和创作中遇到的困惑展开讨论。

“新文艺群体”是对于如今活跃的非体制内民营影视从业主体的叫法,过去电影制片厂时代,电影创作是隶属公家的行径,导演、演员及各个相关工种都有单位统一调配管理,还有相应工种的评级。而如今,影视行业大发展的活力之下,缺乏管理和统一标准所导致的行业乱象丛生也是不争的事实。调研会上,影视业的准入门槛、小鲜肉演员开天价片酬却缺席片场、IP热催生的版权之乱等种种困扰从业者的问题都引发了深入讨论。

对于紧密合作分工各异的电影行业,如今演员这个“工种”独占鳌头,小鲜肉天价片酬再度成为讨论焦点。

有导演爆料,自己在片场一个月拍摄只见某当红小鲜肉几面,拍完特写其他全部绿幕抠像,和经纪公司谈电影合约,得到的回复是可以给七天档期。“没有人制约这帮小鲜肉。导演是老民工,拍不完马上换导演。因为分镜头他们已经做好了,无所谓。”

对此上海电影家协会主席张建亚分析称,“能被称为 小鲜肉 的演员,已经是赚钱工具了。一个经纪公司,要是旗下能有三个当红 小鲜肉 ,那就是大公司,你要用我一个 小鲜肉 演员,得搭公司另外其他几个演员捆绑吧,那也是个利益链条啊。这些 小鲜肉 自己不知道经纪人是怎么帮他们在外面谈的,他们身不由己啊,也怪不得他们。”

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孙清从演员的角度谈到,人气明星,投资方迁就,带房车,带保姆,短时间完不成就用替身抠像,而其他演职人员,为了配合小鲜肉们的档期,一天工作14到16个小时很正常。

与好莱坞有过多次合作的导演项华祥谈到小鲜肉演员不敬业的问题,认为缺乏行业规矩纵容了少部分人“毁演员这个职业”,“这就是没有职业道德约束。我上个月跟纽约的教授聊了,他说 在美国完全不可能,演员工会马上就会把他踢出工会。 律师团会说 这个人不要用了,因为他不守规章制度。 ”

“现在叫得出名字的都叫IP,只要有名的东西是IP,中国8亿农民,一半农民看你的电影,你就4亿了。拍围棋,中国有几千万下围棋都来看你电影?你想什么呢?下围棋一定要看你的电影?现在炒IP,大家买了一手IP,怎么办呢?全是P了。”张建亚在研讨会上有这样的一番发言,对于前几年中国影视市场上风生水起,但从去年开始有一些开始经历血的教训的热门话题“IP”,也在会上得到讨论。

123

上篇:

下篇: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出版发行    |    艺术家推荐    |    新品推荐    |    资源下载    |    出版目录    |    在线试听    |    读者互动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