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_500px;
业界动态 社内新闻 媒体报道 法律法规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业界动态

发展中国电影仍须闯三关

编辑:佚名 来源:经济日报 更新于:2016-7-12 阅读:

  有关中国电影未来走向的讨论从未停歇。在工业化进程遇到互联网大潮的背景下,中国电影面对市场与文化的双重归属,呈现出一种独有的特点和气质。然而,前行路上仍有许多激流险滩要过,未来人们需要什么样的电影?通过怎样的影视资本运作才不会拔苗助长?新技术又将给电影带来怎样的变革?人们将关注焦点集中在内容、资本和技术这三个方面。

  内容关——

  好故事要有逻辑

  中国电影若要形成工业化水平,必须完成自身的艺术改造过程

  不可否认,网络为电影内容制作提供了新鲜的“食材”。但如何做成“佳肴”,就要看制作班底的功力了。这两年,人们提到影视内容制作,就会想到“IP”这个词。但是,在电影界内部,“IP派”与“原创派”的争锋却持续不断。在IP派看来,能够获得市场认可的内容,可以源自与电影相关的任何领域,形成标志性属性后,即可全网覆盖式开发。原创派则更强调电影人做电影的原则,对“跨界”始终抱有一定的成见。尽管两派的分歧来源于立场的不同,但在近期上映的影片中,经游戏改编的电影《魔兽》和原创系列电影《独立日2》在故事构架和内容制作上,还是让人分出了高下。

  “《寻龙诀》《花千骨》这些根据网络文学改编的电影和电视剧,作者都不是专业的。如果没有网络这个平台,这些人才永远出不来。”阿里影业CEO张强认为:“网络给中国电影提供了好环境,通过几乎零门槛的市场竞争和淘汰机制,让天生会编好故事的新人脱颖而出。”

张强还观察到一个有趣的现象:一般反对IP的多是导演和编剧,赞成IP的往往是互联网公司或出版公司,后者更多地从公司视角来看待电影内容创作。面对年轻观众为主要消费人群的电影市场,张强认为,网络给人们提供了点击量等新标准。“这个数据经过市场验证,可以让我们更科学地判断,这也是我们更多选择网络文学的重要原因。”

  怎样的内容能够改编成好电影?“强大的读者群会是比较好的起点,但并不是一部电影的票房保证。”腾讯集团旗下的企鹅影业负责人孙忠怀说。华视娱乐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CEO王琛则提出了5个关键词:正确价值观、宏大世界观、良好粉丝基础、强烈可看性和稀缺性。

  “一个特别宏大的IP,里面要见到虚构的世界,实现起来并不简单。”华谊电影有限公司CEO叶宁认为,不论是文学还是游戏,热门IP一定能转化为电影的逻辑并不成立,关键还是要看电影剧本的质量。他以近期人们热议的《魔兽》为例,讲述了其从游戏IP变成电影IP受到的诸多挑战。“譬如,要尊重游戏粉丝喜欢的故事结构,又要变成一个电影逻辑。在第一部里,就要将起承转合的大世界用一个简单的故事逻辑表述出来,同时满足游戏故事的大背景,让游戏和电影观众接受。这里面已经包涵着相当大的挑战和冲突。”他说,“我们看完电影就走了,但是创作过程背后存在着非常不易的艰辛。这就是中国电影形成工业化水平时必须完成的艺术改造过程”。
123

上篇:

下篇: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出版发行    |    艺术家推荐    |    新品推荐    |    资源下载    |    出版目录    |    在线试听    |    读者互动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