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粤剧集体登陆大银幕 中国戏曲电影迎来复苏?
编辑:佚名 来源:南方日报 更新于:2017-5-2 阅读: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艺术处副处长钟明岚在总结戏曲电影面临的现状时曾总结为一句话:“电影找不到观众,观众找不到电影。”投资收益问题也阻碍着戏曲电影的长远发展。 好在当下,一些业内人士试图让市场更为细分,尝试为戏曲电影寻找特定的受众群体。 作为“京剧电影工程”部分影片的发行方,中影发行相关负责人对南方日报记者透露,对此次推出的京剧影片实行一系列创新宣发方案,用“最低票价十元”“送票进社区”“接受预订,按需开场”等方式为京剧电影保驾护航。并在全国范围内遴选部分市场基础好的影院,开展有针对性的推荐、排映,建议影院每天排映1-2场。同时发挥北京的地域文化优势,选定多家影院长线放映。 除此之外,国内首个可以专门播放戏曲电影的院线——“北京乡音乡愁电影院线”月底在京宣告启动,首批三家影院落户中国戏曲学院、梅兰芳大剧院和卢沟桥社区。在票价上,和中影一样制定的是10元到20元的低票价。该院线负责运营和推广的负责人王芳对南方日报记者介绍,接下来有望落户深圳和广州。 从首批三家影院就能窥见该院线的三种组成模式,即学校、剧院和社区,各自有不同的运营方式。比如剧院方面会开辟能容纳100位观众左右的小型空间专门放映戏曲电影;而社区作为该院线的主打品牌,将以“社区电影乐园”命名,除放映戏曲电影外,还会举办各种新型的社区文化活动。在王芳看来:“这有望让戏曲电影的受众,覆盖到从青少年到老年人的全年龄段。” 作为戏曲电影院线首个“吃螃蟹”的人,按“乡音乡愁”发起人梁汉森的说法,希望为中国戏曲电影开辟一条真正的发行渠道,也为社区居民提供一个互动交流的综合文化服务平台。 那么该如何解决片源及盈利的问题?据悉,院线与广电总局电影数字节目管理中心已达成了合作。据后者的负责人郑力介绍,根据最新统计,目前该中心有101部戏曲电影可供放映,涵盖京剧、豫剧、黄梅戏、花鼓戏等20多个剧种。另外,中国青少年戏曲微电影大赛即将举办,中美合拍的戏曲电影《狮之魂》也进入筹备阶段,这些都会为戏曲电影院线提供持续更新的储备片源。 广东粤剧院院长丁凡也向南方日报记者透露,今年海外有文化机构正计划在欧洲做一个戏曲电影展,首站就是“非遗”总部法国巴黎,动漫电影《刁蛮公主憨驸马》《传奇状元伦文叙》及《柳毅传书》都在受邀展映的名单之中。 传统电影院线的盈利渠道主要为票房收入和餐饮等衍生品,但戏曲电影院线不同,除票房、广告等收入外,如何在展演和票房之间寻找平衡相当重要“戏曲电影孝心卡”或许是一个可行的设置。“看戏曲电影的多为老年人和小孩,但前者消费观念不足,后者缺乏消费能力,而‘孝心卡’的消费主体是年轻人,办张卡为父母献孝心,受益主体是老年人。”王芳说。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