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_500px;
业界动态 社内新闻 媒体报道 法律法规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业界动态

关于出版行业大数据应用的几点思考

编辑:佚名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更新于:2018-4-3 阅读:

Amazon网上书店是大数据技术在图书销售环节使用的经典案例,但实际上大数据技术在出版其他环节的应用前景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现。

大数据应用的前景

1.辅助选题策划

传统出版社做选题策划,通常要听取一些发行人员的建议,或者发放调查问卷,但是综合这些信息产生的选题与实际的市场需要常常会有偏差。如果对了解或以前使用过相关产品的客户数据进行分析,就可以实现精准策划。比如对一些社交平台和电商平台提供的用户大数据进行分析,便能在其中寻得规律。筛选出一些关注度高的话题作为备选选题,筛选出较为活跃的有话语权的人物作为作者,通过分析用户的个人信息确定目标读者,从而实现精准策划。目前,已经有很多方便的开放工具可以为我们的选题策划提供帮助,如微博的微舆情应用等。

2.实现精准营销

销售领域本来就是大数据技术的长项,它可以为精准营销提供海量的数据,以此建立起更加精确的市场定位与分析,高效地寻找客户。通过收集用户的性别、年龄、职业、爱好、地理位置等个人信息,以及用户的浏览记录、收藏记录、购买记录、评价记录等信息,利用推荐算法,出版社可以为每位顾客提供一个独一无二的在线商店。这种推荐式的电商服务,在点击率和转化率上极大地超越了常见的未定向内容。

除了较为简单地根据用户的购买历史记录以及相关信息向其进行特定商品推送之外,前文提到的Amazon还会在筛选出合适的目标消费者之后,将营销信息在设计和包装之后,通过各种形式传达给目标客户。

营销决策应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作出,从而更加科学和精准,实现营销的新发展。通过用户数据的积累和挖掘,可以分析用户行为规律,准确地描绘其个体轮廓,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

3.拓展蓝海市场

蓝海,即未知的市场空间。把书卖给平时不读书的人,是出版行业拓展未知市场的必由之路。认为读书人是出版社的用户,这个想法本身没有错,但受这个思维限制,会使出版社丧失相当大量的潜在用户。举例说明,为什么不能给一个经常购买阿司匹林的用户推荐一本关于禅学的书。未来,通过深挖每一部图书的价值,结合电商现有的用户画像,建立出版业专属的营销标签体系,我们能够找到一种精准的营销方法,能为每一份内容找到合适的新受众,即把各种书籍送到平时不读书的用户手里。不仅如此,因为我们的潜在客户的阅读习惯很可能不足以支撑他通篇阅读一部完整的专著,这就要求我们对于图书内容进行更精细的处理和改编,把图书变成音频、视频,把语言叙述变成图表,把特定章节做成独立文章,凡此种种,都是为了把书籍的内容以恰当的形式送到用户手中。只有这样,出版社才能真正抓住这个行业的蓝海市场。

1234

上篇:

下篇: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出版发行    |    艺术家推荐    |    新品推荐    |    资源下载    |    出版目录    |    在线试听    |    读者互动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