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_500px;
业界动态 社内新闻 媒体报道 法律法规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业界动态

关于出版行业大数据应用的几点思考

编辑:佚名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更新于:2018-4-3 阅读:

该标准的全面采用,可以部分解决目前出版行业大数据应用面临的数据回流困难等问题,但更彻底的解决办法在于让经营者尤其是线上经营者必须使用这一标准并与出版行业共享这些数据。

2.加强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在传统出版领域,责任编辑往往一个人决定一部作品的方方面面,从选题策划到配合发行部门进行市场营销。可以看出这种状况已经不适合现在的出版形式。在未来,出版社无论是尝试做融合出版去拥抱蓝海用户,还是打算做垂直领域的知识服务,都必须构建相应的团队,用团队分工缓解个人能力不全面带来的负面影响。例如,一本轻松的儿童读物可能需要一个主策划与作者沟通,并统筹各环节的运转,制定营销策略;一位剧作编辑把内容改编成漫画、动画片、有声读物;一位美术编辑把控不同产品的美术风格,等等。而一个完整的知识服务项目,也需要一个总策划来做项目整体把控;一位产品经理来研究需求,并设计产品功能;相应领域的专家也应被请到项目团队中来,负责知识体系的建立,等等。这一切都需要出版行业的从业人员尽快掌握团队协作能力,才能得以实现。

笔者认为,出版从来都是一个技术前沿行业。从人开始在甲骨上刻字,实际上出版便已经开始,因为它已经满足了把知识盛放在载体上传播出去的全过程。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出版经历了竹简、纸张,直至硬盘和云空间;而所用到的记录形式,也从刻画到书写、印刷,直至计算机程序。出版企业应该认清的一点是,全部的出版企业相加并不等于出版行业,广义的出版行业终将紧随时代的步伐,应用最前沿的技术为人类服务。能不能跟上这个时代潮流,直接决定的实际上仅仅是出版企业本身的存亡。我们必须要端正态度,向其他领域,尤其是互联网行业学习,才能挽救我们自身。

1234

上篇:

下篇: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出版发行    |    艺术家推荐    |    新品推荐    |    资源下载    |    出版目录    |    在线试听    |    读者互动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